技术创新推动我国北方珍贵用材林可持续发展

信息来源:admin     时间:2021-04-22     浏览: 3106次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林业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技术创新”重点专项是“十三五”我国林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战略部署,以支撑国家木材安全、生态安全、绿色发展和三区(山区、沙区、林区)经济发展为目标,确定速生用材、珍贵用材、工业原料等树种为对象,按照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一体化组织实施的思路,从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创新与区域技术集成示范3个层次,共部署14项重点任务,涉及26个项目。

5年来,珍贵用材高效培育技术取得了重要进展,多项成果已在我国生态建设中广泛应用。其中,林冠下红松更新和抚育技术、楸树良种选育与采穗圃营建技术、水曲柳复幼-组培叶腋增殖微繁育苗技术,均属“北方主要珍贵用材树种高效培育技术研究”项目,提升了我国北方地区珍贵用材树种的良种使用率,推动了北方地区珍贵用材林高产、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林冠下红松更新和抚育技术

为促进次生林林分内红松数量增加,改善红松个体生长发育状况,东北林业大学、中国林科院、北华大学和黑龙江省林科院伊春分院创新提出林冠下红松更新和抚育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东北国有林区,以加快恢复和重建红松阔叶混交林。

该技术包括林冠下红松更新、林冠下红松幼树施肥和覆盖、林冠下红松抚育、主林冠层阶段目标树营养空间精准调控等关键技术。林冠下红松幼树施肥和覆盖技术在吉林省大蒲柴河镇光明林场试验示范基地进行了两年的观察试验,施肥技术可明显增加红松幼树须根数量,红松幼树最佳施肥量下主根生物量、一级根生物量和须根生物量分别增大26%、51%和124%。覆盖技术可促进红松幼树生长,平均单株生物量在枯落物覆盖和薄膜覆盖下,较对照组分别增加56%、23%。

林冠下抚育技术在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试验示范基地和推广应用样地的试验结果显示,数量调控7年间,树高生长量从第一年增加14%到第7年增加73%,直径生长量从第一年增加20%到第7年增加100%。根据研究结果推算,按该技术进行管理,林冠下红松可在30-50年间突破上层阔叶树林冠。主林冠层阶段目标树营养空间精准调控技术在黑龙江省翠峦林业局试验示范基地应用面积有10公顷,有效避免目标树偏冠、主干弯曲、顶梢枯死和分叉等,使过伐林中平均43%的红松立木得到合理优化抚育,林分单位面积红松大径材蓄积量增长24%以上。

----楸树良种选育与采穗圃营建技术

楸树为我国重要珍贵阔叶用材和园林观赏树种。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河南省南阳市林科院、洛阳农林科学院,甘肃省小陇山林科所,湖北省林科院,贵州省林科院和山东省林木种质资源中心依据楸树的生物学特性和目标栽培区的生态条件,开展种内和种间杂种创制,实现专适性品种选育。通过运用侧枝等级、数量、栽植密度等控制技术,实现良种嫁接芽的高效生产。

该技术创立以亲本选择、组合选择、无性系两级选择和大田试验为核心的楸树优良无性系四级选育程序,缩短选育周期6-8年。运用人工杂交育种技术,创制楸滇杂、楸金杂、楸灰杂等种间杂种以及楸楸杂种内杂交新种质,为黄河流域、淮河流域、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江汉平原、云贵低山丘陵区等生态区选育“洛楸”“中林”等系列良种29个。以楸树良种自根苗或嫁接苗为建圃材料,实现单株最大产芽量。

该技术适用于我国楸树、滇楸和灰楸主产区。目前,采穗圃营建技术已在山东、河南等地进行规模化示范,使用该技术良种育苗量超1.6亿株,推广造林250万亩,新增产值13.9亿元。

----水曲柳复幼-组培叶腋增殖微繁育苗技术

无性繁殖是扩大良种应用的重要途径,但水曲柳属于无性繁殖较困难的树种。东北林业大学通过水曲柳复幼促萌结合组培微繁技术,建立起水曲柳组培扩繁技术体系。该技术适用于水曲柳优良种质资源的高效扩繁,在东北地区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该技术以水曲柳2年生幼苗为材料,采用截干、喷施激素、基部缢绞、根部覆盖锯末等处理组合进行复幼。复幼处理有利于维持穗条及外植体的幼化状态,通过一定程度上幼化外植体,解决了水曲柳硬木树种外植体组培的年龄效应这一难题,启动率高出对照132%。


  • 联系电话:0431-85850444 邮箱:365184815@qq.com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临河街3528号
    版权所有: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