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承担的“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研究任务均顺利通过验收

信息来源:admin     时间:2022-02-22     浏览: 9161次


“十三五”期间,我院在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林业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技术创新”、“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和“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研发”3个重点专项各级课题立项方面取得突破,共承担课题2项、子课题9项、任务4项,项目总经费近1400万元。截至2021年底,我院承担的各项研究任务均顺利通过项目上级承担单位组织的现场查验和财务审计,并取得多项创新性成果和技术突破。

“苏打盐碱地特种经济植物生态治理模式与产业示范”为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主持的“东北苏打盐碱地生态治理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项目的课题之一。该课题筛选了适宜于苏打盐碱地的特种经济植物白刺、枸杞、沙枣、藤冠、汉麻和菊芋品种(品系)15个,研发了苏打盐碱地乔灌木治理、藤冠治理、汉麻种植、菊芋种植等技术9项,形成了苏打盐碱地白刺、汉麻、菊芋、藤冠等生态治理与产业模式6套,开发系列产品10余种。在白城、大安、大庆和安达等地建成6个示范区5890亩,累计辐射推广20余万亩,为促进苏打盐碱地特色生态经济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天然林生态系统植被退化机制和演变规律”为北京林业大学主持的“东北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技术研究与示范” 项目的课题之一。课题组开展了东北地区天然林生态系统植被退化机制、植物关键种生态功能及其在退化天然林恢复中作用的研究,明确了东北地区森林生态系统植被退化机制和演变规律,阐明了植物关键种生态功能及其在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中的作用,研发了阔叶红松林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技术,在东北天然林区调查森林样地280个,技术成果在东北三省12地区推广应用1.26万公顷。




“吉林东部青杨类工业资源材高效培育技术研究”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主持的“青杨类工业资源材高效培育技术研究”项目的子课题。课题组以吉林省东部地区大青杨等青杨类杨树为材料,在青杨类杨树优良品系筛选和青杨类杨树资源材高效培育技术体系构建等方面,筛选出大青杨优良品系2个,建立苗木繁育基地2处共37亩,营建试验示范林157亩,研究了密度控制、养分调控、混交配置和修枝强度等集约经营技术,初步确定了大青杨幼龄期最佳配比,制定并发布实施吉林省地方标准《大青杨扦插育苗技术规程》,林木良种“银山2号杨”通过省级审定。




“张广才岭天然次生林更新机理及维持机制”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主持的“东北天然次生林抚育更新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的子课题。课题组以张广才岭采伐干扰后形成的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基于张广才岭已有原始阔叶红松林及其演替序列样地,研究了种子雨和幼苗的种类组成及其时空动态规律,分析了关键种幼苗功能性状与更新生态位之间关系,揭示了种群发育过程中功能性状的演变规律及其环境驱动机制,阐明了负密度制约效应和生态位过程对幼苗存活的影响机制,量化了局域尺度负密度制约效应对大尺度群落补偿效应的贡献,探讨了种子扩散和幼苗更新之间的权衡关系及其对物种共存的影响,检验了扩散限制、密度制约效应、生态位过程在多样性维持中的相对作用。




“重要入侵生物危害因子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主持的“森林生态系统重要生物危害因子综合防控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的子课题。课题组针对美国白蛾全生活史采用多媒介全方位的立体防控治理,依据其不同发育时期,分别探讨了信息素、捕食天敌、病毒、寄生性天敌及微生物源杀虫剂等措施,实现了全生活史的合理治理,有效降低了美国白蛾的发生与危害,并在国内首次将蠋蝽应用于美国白蛾的林间防治,推广应用面积达到1000余公顷。




“退化泥炭沼泽驱动机制与碳汇功能演变研究”为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主持的“东北典型退化湿地恢复与重建技术及示范”项目的子课题。本研究基于近30年泥炭面积和储量数据,针对农业开垦、排水造林、泥炭开采驱动下泥炭沼泽的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退化问题开展研究,分析了吉林省东部地区泥炭沼泽退化现状和主要退化方式,研究表明:相对于自然泥炭地,退化泥炭沼泽在降雨后水位产生剧烈的波动,脉冲作用显著降低;退化后的泥炭沼泽物种多样性显著降低,地上年净生产力仅有自然泥炭沼泽的三分之一并且枯落物的分解速率高于自然湿地;土壤氧化酶活性增强,而水解酶活性减弱,土壤EOC、 DOC含量增加,碳氮比增加,土壤有机碳稳定性降低;排水造林后对泥炭沼泽土壤、地表水DOM产生显著影响。通过以上研究,基本掌握退化泥炭沼泽驱动机制与碳汇功能演变的规律,为退化泥炭沼泽结构性修复与碳汇功能提升技术提供基础课参考资料。




苏打盐碱地菌根真菌筛选及盐碱裸地菌根修复技术”为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主持的“东北苏打盐碱地生态治理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项目的子课题。课题组在苏打盐碱地菌根真菌生物资源鉴定分离的基础上,通过野外调查、收集、筛选、分离、纯化等技术获得多种适于重度盐碱地的菌根真菌,以改良盐碱裸地、恢复植被为目标,研制适用的菌根真菌制剂,并结合载体植物处理,建立了东北苏打盐碱地植被恢复的菌根技术体系;应用菌根技术,羊草植被盖度和生物量比对照均有提高,治理成本下降显著,缩短了治理年限和恢复期。本研究利用菌根技术野外栽植羊草修复盐碱地面积1公顷,建立菌根菌扩繁基地0.2公顷,制定吉林省地方标准《菌根化羊草栽培技术规程》。




“抗氧化活性成分皮诺敛酸化学修饰及乳化剂制备技术研究”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主持的“人工林非木质林产资源高质化利用技术创新”项目的子课题。课题组针对红松籽资源深度利用度低、精深加工工艺匮乏等问题,通过优化提纯工艺、结构修饰等关键技术研发,取得如下成果和突破:建立了红松籽油优化工艺1个,提取率提高了27.87%;创建了皮诺敛酸纯化工艺,纯度提高了37%;通过Keap1和Nrf2下游的HO-1、NQO1基因表达含量分析,阐明了皮诺敛酸的抗氧化作用分子机制;首次研发出Novozym 435生物转移酶制备皮诺敛酸乙酯工艺;通过血清生化指标和脂质合成相关蛋白Srebp-lc、FASN等基因表达量分析,阐明了皮诺敛酸乙酯的降脂机理,同时基于动物实验,确定了皮诺敛酸和左旋肉碱的适宜降脂复配比例。



“红松珍贵树种定向培育技术集成与示范”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主持的“珍贵树种定向培育和增值加工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的子课题。课题组以提高红松林分生长速率、缩短大径材培育周期为主要研究目标,对红松大径级用材林定向培育过程中的立地条件选择、土壤养分控制、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与定量施肥、树体形质管理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总结归纳了“红松大径级用材林培育模式”、“红松特大径级材果林培育模式”、“红松-果树间作与大径级用材林培育模式”、“红松大径级材与林药北细辛间作培育模式”4个集成定向培育模式,集成模式对提高红松大径材培育效率、增加内部收益具有明显作用,对完善和细化红松大径材培育技术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为红松大径级用材林的生产经营、林分管理提供重要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枫桦种源试验及高效繁殖技术研究”为东北林业大学主持的“北方主要珍贵用材树种高效培育技术研究”项目的子课题。课题组在吉林省汪清、敦化、白河、靖宇、临江5个枫桦天然林种源地,共调查枫桦644株,选出优树150株,采集到枫桦优树种子101份;初步筛选出白河种源为最优种源,平均苗高超过所有种源苗高平均值8.15%,平均地径超过所有种源地径平均值5.34%;初步筛选出11个优良家系。通过施肥试验确定指数施肥(EF)为枫桦播种育苗的最佳施肥方式,可有效的促进了枫桦苗木的生长和生物量积累,并制定吉林省地方标准《枫桦播种育苗技术规程》。




“紫椴良种无性繁殖及优质苗木培育技术研究与示范”为东北林业大学主持的“北方主要珍贵用材树种高效培育技术研究”项目的子课题。课题组开展了紫椴扦插基质筛选、扦插最佳激素浓度与时间配比条件等研究,完成了离体胚幼苗适宜培养基筛选、带芽茎段愈伤诱导、增殖及生根培养基的优化,其中“一种紫椴组培苗的移栽方法”授权发明专利。




“水曲柳适生立地选择技术研究”、“核桃楸适生立地选择与密度控制技术研究”、“蒙古栎优良种源选择及优质用材产量形成机制研究”、“黄菠萝良种扩繁和营造技术研究”等为东北林业大学主持的“北方主要珍贵用材树种高效培育技术研究”项目的研究任务。“水曲柳适生立地选择技术研究”课题组基于东小兴安岭、完达山、张广才岭、长白山、千山等地396块样地1075个调查样本,编制了东北三省水曲柳地位指数曲线,掌握了水曲柳的基本生长规律,发现了不同的立地因子对水曲柳生长贡献不同,确定了水曲柳适合平缓坡、阴向、谷地(或平地)厚土层的立地条件。“核桃楸适生立地选择与密度控制技术研究”基于东北三省260块核桃楸标准地1537个调查样本,利用树高-年龄数据与水热条件耦合分析,建立了随机多效应混合模型,确定了东北三省胡桃楸产区区划和立地指数,并编制了核桃楸区划图和立地指数表。“蒙古栎优良种源选择及优质用材产量形成机制研究”课题组通过调查吉林省12个典型分布区372个样地的蒙古栎野生资源生长状况,确定了吉林省蒙古栎适生区域,明确了蒙古栎群体间及群体内遗传多样性差异,筛选出集安、辉南、红石、蛟河、露水河5个蒙古栎优良种源区,并建立蒙古栎种源资源保存基地70亩。“黄菠萝良种扩繁和营造技术研究”课题组通过研究水分胁迫和基质交互作用对黄檗幼苗生长、生理和光合等特征的影响,发现在适度水分亏缺的腐殖土条件下,能够促进黄檗幼苗自身的形态形成,有利于幼苗对碳水化合物的获取和积累,在实际生产中合理配置苗圃水分和土壤条件,可以提高苗木抵御胁迫的能力和造林成活率。





  • 联系电话:0431-85850444 邮箱:365184815@qq.com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临河街3528号
    版权所有: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