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admin 时间:2018-09-13 浏览: 4977次
全球雷击森林火灾进入新一轮多发期
雷击引起森林火灾的原因主要是雷暴,特别是干雷暴,也就是俗话说的“干打雷不下雨”。雷暴形成的闪电接触地面可燃物,便具备了“天雷勾地火”的条件。闪电往往伴随着降水,如果降雨量及雨强达到一定程度时,雷击引发的火源则会自动熄灭,但是在暖而干燥的天气条件下,降水不能到达地面,或者雨量太小不能熄灭火源,这时由于雷击引发的火源就会蔓延成灾。
雷击火的分布首先与雷暴系统的路径有关,其次受植被状况和地形的影响,沟塘、草甸、河谷草地最容易发生雷击火,降水、平均温度对雷击火的发生起主导作用。
在我国,内蒙古大兴安岭和黑龙江大兴安岭林区是雷击火发生最频繁的地区。从森林火灾发生原因统计和造成的损失来看,夏季雷击已成为大兴安岭林区最主要的火因。
从全球范围看,近年来,随着气候变暖,厄尔尼诺、拉尼娜等异常气候现象频繁出现,雷击森林火灾进入新一轮多发期。根据地球表面雷电风暴的分布,由雷击火引起森林火灾最多的国家,主要是美国、加拿大、俄罗斯、中国和澳大利亚等。加拿大的雷击火次数占森林火灾总数的76%;在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州,每年大约有26%的森林火灾是由雷击引起的,而过火面积却几乎占过火面积总数的50%;美国每年平均有1万-1.5万次雷击火,美国西部山区大约有68%的森林火灾是由雷击引起的;俄罗斯每年的雷击火占森林火灾总数的16%。
虽然很多国家都在积极探索和研究雷击火的发生规律和预测预报,但由于大气的复杂多变,还有许多机理尚不完全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干打雷不下雨”的天气逐年增多,林下可燃物载量不断增大,我国大兴安岭林区和新疆北部林区发生雷击火的几率大大增加,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防范雷击火亟待破解三大难题
雷击火是天然火源,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受大气中雷电分布、可燃物状况和气象条件所支配,常规的防火措施无法减少雷击火的发生次数。那么,我们该如何防范雷击火酿成大灾?
专家表示,雷击火的应对是目前森林防火领域的一个世界性难题,我国对雷击火的预测监测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从总体上看,林区在应对雷击火方面仍然是以“发现-扑救”的被动防御为主,手段单一、效率不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亟需破解。
一是监测发现难。林区的雷击火多发生在13时-17时之间,初期多数在腐殖层或树木植被中隐蔽燃烧发展,很少有明火和大的烟柱,不易被瞭望塔和护林飞机发现。被发现时已至少发展了数小时,错失了打早、打小的时机。
二是精准定位难。目前林区对雷击火的前期观测定位主要依靠瞭望塔观测、飞机空中侦察和卫星热点遥感。其中,瞭望塔观测受山峰林木和雾气遮挡影响很大,对较远距离目标的定位存在较大误差。飞机空中侦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观察员的水平和经验,同时受气象条件、空中管制的影响较大,不能随时出动。卫星热点遥感在火势较小时则难以发挥作用,有一定的滞后性。
三是扑救处置难。受林区基础设施、装备设备、人员队伍、通信保障等条件制约,对雷击火的扑救处置往往力有不逮。以航空护林为例,一次干雷暴天气过程往往会同时引发多处雷击火点,而林区大中型直升机机源十分紧缺,今年6月,内蒙古大兴安岭航空护林局曾面临在一天之内用8架直升机同时处理7处火点的窘境。
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是当务之急
雷击引起的森林火灾通常发生在人迹罕至、交通不便的林区,自雷击发生到明火产生往往有0.5-2小时的阴燃时间。“地下燃烧,地上冒烟”,这是最好的灭火时间窗口,一旦明火出现甚至发展为树冠火,加之雷暴后如果有高温大风天气,救火的难度和代价会极大增加。因此,加强雷击火的预测预报、监测核查仍然是目前防雷减灾的最主要措施,提升对雷击火的应急处置能力则是当务之急。
内蒙古自治区防火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方面,要积极争取各类资金和项目,改善大兴安岭林区的防火应急道路、瞭望监测、通信保障、靠前驻防等基础设施,尤其是加强航空护林能力建设,增加机源,科学布局,完善战法,充分发挥其灭火尖兵的作用;另一方面,要设立雷击火科研监测基地,系统研究雷击火的规律、危害、防范措施以及灾后恢复。
在国家层面,雷电监测预警网及雷击森林火灾主动防御系统建设也正在调研和稳步推进。通过在雷击火频发的部分林区安装一定数量的三维闪电定位仪,可以准确探测雷击位置,等雷电天气过后,由森林航空消防飞机飞往雷击位置核查疑似火点,提升应急效能。
研讨会上,专家们达成共识:林业、气象、科研等多部门、多行业要通力配合,充分利用雷电监测预警、雷电定位等技术手段,加强对雷击区的监测与核查;要继续研究雷击火引燃过程和规律,科学研判重点高危火险区域,做到提前预防、靠前驻防;要科学制定雷击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做到及时发现、快速处置;要不断提高防扑火作战整体实力,进一步完善装备设备,把加强应急处置能力作为当务之急。